秀洲区司法局加强青少年法律服务教育
- 发布日期: 2016- 01- 08 15: 59
秀洲区司法局始终将青少年作为法律服务教育重点,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普法教育、法律援助和失足青少年监管帮扶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是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艺活动,加大对青少年的普法宣传教育力度,突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深化“法律进家庭”,成立“法律进家庭”活动领导小组,联合区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下发《关于开展秀洲区“法律进家庭”活动的实施方案》,并将青少年维权工作纳入秀洲区社会矛盾“大调解”中心,形成了各部门相互支援、相互配合,实时、实地、直接衔接的良好局面。积极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全区各学校把法治教育列入课程计划,做到计划、课时、师资、教材“四落实”,并通过家长会、校讯通、网上qq群等形式,将法治宣传教育内容送到每个学生家庭。在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举办“呵护成长——秀洲区百场校园巡讲”、青少年“法在心中”主题宣传教育、“法律护我成长”优秀教案征集评选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二是加强青少年法律援助。健全区、镇、村三级援助网络,及时了解掌握青少年法律援助方面的最新需求。通过发放各类宣传材料、手册,制作展板、宣传典型案例等形式,提高青少年对法律援助制度的知晓率,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开辟针对青少年的法律援助绿色通道,落实“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质服务”的“三优”服务,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将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内容纳入未成年人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通过公共法律服务网站建设、视频法律咨询平台建设、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提高青少年获得免费法律咨询的便捷性。2015年,秀洲区法律援助中心提供青少年维权咨询258人次。
三是加强失足青少年监管。坚持严格管理与人性化教育相结合,严格落实报到制度、外出请销假等相关制度,做到“三必访”“四谈心”,对生活困难、家庭发生意外的社区服刑青少年家庭加大走访频率,积极联系民政等部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救助。坚持分级管理和重点监管相结合,建立刑释青少年“一人一档”制度,对刑释青少年安置帮教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分类梳理、分级管理。坚持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为每一名刑释青少年建立帮教小组,村(社区)干部与刑释青少年签订帮教协议书,实行积分考核,定期兑现奖励措施,对表现较差的及时进行批评处理。
信息来源: 浙江省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