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临海监狱“四个依托”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和矫治工作新格局
- 发布日期: 2016-01-18 14:55
为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治工作“健心、启智、强能、导行、激励”作用,省临海监狱立足“四个依托”,全面构建“系统化、专业化、多元化、常态化”的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治新格局。
一、依托三级平台,推进心理教育工作系统化。一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平台,即在监狱层面建立监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监区层面建立心理辅导站,在小组层面建立罪犯心理互助组,构筑起覆盖全监的三级罪犯心理教育工作网络。二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整合56名民警咨询师资源,在监狱心理健康中心组建心理咨询师核心团队,监区心理辅导站设置专职心理咨询师,罪犯心理互助组选配懂医学和心理知识的人员为心理互助员,为全面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提供全方位保障。三是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三级职责,明确心理互助组解决罪犯一般思想问题、监区心理辅导站解决罪犯一般心理问题、监狱心理健康中心解决罪犯严重心理问题,通过层层分解,有效化解罪犯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二、依托制度规范,推进心理矫治工作专业化。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出台《监狱心理健康中心规划和实施方案》《2015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监区心理辅导站工作方案》《监狱罪犯心理矫治规定(试行)》等制度,对罪犯心理评估、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课堂教育等工作进行了逐一规范,将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导入正轨。二是构建长效机制。建立核心咨询师团队挂钩监区制,通过核心心理咨询师帮带监区普通心理咨询师,不断提升监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三是建立培养机制。开办个别谈话教育培训课程,开展集体点评比赛等,为青年民警搭建学习、锻炼和展示的平台;鼓励民警积极参加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增加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习,努力打造一支懂心理矫治知识、能集体点评教育、会个别谈话教育的复合型教育专业人才队伍。
三、依托社会资源,推进心理矫治工作多元化。一是加强情况排摸,建立求助档案。监狱对家庭有变故、改造有起伏、情绪有抑郁或心理有焦虑的罪犯进行全面排摸、分类整理,建立罪犯心理求助库。二是开展帮教活动,强化监地协作。加强与地方政府、司法局、法院等单位合作,主动为罪犯搭建亲情帮教、社会帮教、司法帮教和法律援助等平台,帮助罪犯解决实际问题。今年,对161名天台籍、30名椒江籍罪犯开展帮教活动;在监狱开放日,对66名罪犯开展帮教活动;分三次对34名存在不服判决、家庭纠纷、财产纠葛的罪犯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三是借助高校力量,加强矫治联动建设。与台州学院心理健康中心和心理学会沟通、协商,在学院建立临海监狱民警心理咨询师队伍“加油站”,并联合开展罪犯心理团体辅导。
四、依托文化建设,推进心理教育工作常态化。一是心理健康季开拓心理教育新途径。以3、4、5月为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图片巡展、心理电影展播、心理运动会和心理黑板报评比等活动,广泛宣传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二是心理情绪季创新心理教育新方法。以6、7、8月为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心灵巡诊36人次,团体辅导30人次,心理讲座300人次,心理游戏拓展互动300人次,心理问卷普查300人次,掌握罪犯心理状态,培养罪犯阳光心理素质。三是心理展演季开创心理教育新特色。以9、10、11月时间节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监区文化汇演有机结合,寓教于乐,让罪犯在文化艺术熏陶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四是心理分享季拓展心理教育新功能。以12、1、2月为时间节点,通过开展团体辅导、心灵巡诊、艺术涂鸦等活动,适时调解罪犯在“双评”“春节”期间复杂情绪,为年末收官及明年开局打好基础,确保监狱持续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