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区司法局“三个到位”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 发布日期: 2016-01-18 14:51
路桥区司法局以“管得住、矫得好”为目标,强化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提升监管效能,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规范执法监管到位。落实分类管理、分级处遇制度,建立阶段风险评估机制,把好监管入口关。联合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局印发《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工作规范》,确保调查评估及时落实,评估意见客观真实、合法有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刑事案件速裁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工作的通知》,明确速裁调查评估范围,缩短评估期限,细化评估内容,落实监督机制。目前,全区共办理社区矫正调查评估120起,为有关部门适用社区矫正提供了可靠依据。全面升级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社区矫正动态管理平台,制定出台《社区矫正人员动态管理暂行规定》,对符合条件的250名社区服刑人员全部实行手机定位管理,筑牢无形的电子“围墙”。严肃惩处违规违法行为,2015年对社区服刑人员给予警告33人次,撤销缓刑(假释)5人,收监执行8人,变更居住地15人,切实有效维护了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是教育治本帮扶到位。组织引导各司法所因人施矫,实行分段教育与分类教育相结合,推进教育帮扶一体化建设。金清镇成立“社区服刑人员家属学校”并建立定期沟通机制,蓬街镇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组织“开放式谈心交心教育会”,路桥街道对严重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强化入户教育。螺洋、横街、桐屿等司法所建立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设备,成立专门心理咨询团队,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专业心理矫治,全区25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获得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证书。积极打造一批适应性强的教育基地,峰江街道投资100余万元建立了集社区服刑和刑满释放人员管理、教育培训、心理矫治、帮扶救助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天地之家”;新桥镇在花卉苗木中心建立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花卉栽培应用、园艺技能培训;区司法局与检察院联合建立了检司联动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有就业基地12处、教育基地8处。2015年,组织集中教育500多人次、开展技能培训420人次、指导就业和就学26人次,为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夯实基础保障到位。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积极推进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面向社会公开招录20名社区矫正专职社工,充实到基层一线,取得良好成效。在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系统增加“社区矫正人才库”模块,加强与省内监狱、区科协、区民政局合作,探索建立包括专职社工、心理咨询专家、协管员、法律服务、技能培训、法制教育、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在内的志愿者信息库,着力打造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近年来,该局从省临海监狱、十里坪监狱、十里丰监狱择优选调优秀监狱民警8名充实到社区矫正队伍,还优选了10多名社区矫正协管员,协助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先后举办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培训班和全区社区矫正工作培训班,累计培训4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