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南湖监狱以“程式化管理”抓实新民警试用期考核培养工作
- 发布日期: 2015-09-09 20:54
近年来,新招录民警比例不断上升,其教育培训需求也不断加大。为使新民警尽快适应监狱工作环境,不断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和业务水平,省南湖监狱摸索出“封闭式集训——导师传帮带——记录成长轨迹——严格转正考核”的程式化管理模式,帮助新民警打好职业基础。
一是创新优化新民警培训模式。为帮助新民警尽快熟悉监狱概况,了解监狱工作,初步掌握监狱基本工作方法,监狱紧紧抓住新民警入职前思想引导先机,在以往新民警常规入职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与武警湖州支队教导大队协作,开展新民警全封闭式军事化岗前培训。培训内容贴近工作实际,涵盖监狱概况介绍、优良传统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监管基本能力、管教基本业务、分监区工作入门、组织纪律和警体素质技能等,帮助新民警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前做好理论与体能的“预习”与“准备”。
二是落实巩固新老传帮带机制。监狱制定《省南湖监狱新民警传帮带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和推动新民警见习期传帮带工作。见习期传帮带工作通过导师制和组织培训两种形式开展。通过指定、推荐、竞争等形式产生的监区(分监区)领导和从具有5年以上工龄的优秀民警中选拔出的导师,经各分监区上报、监区审定和聘任后,与新民警“一对一”结对。传帮带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制度及文化、职业基础理论、岗位业务技能、职业道德规范、个人职业发展等,最大限度提高新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导师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具体项目的指导、适时准确的点评等方式来提高指导质量,真正为新民警“授业解惑”。同时,监狱配套制定《省南湖监狱传帮带工作导师季度考核表》,对新民警和导师进行定期考核,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确保传帮带工作实效。
三是关注记录新民警成长轨迹。监狱在做好试用期新民警教育、培训、考核的同时,高度关注其成长轨迹,将新民警一年试用期内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具体表现和综合评价如实记录下来,并做好整理存档工作。在监区层面,建立新民警成长档案,做到全员覆盖、一人一档。同时,实行青年民警培养积分制,将新民警在遵守纪律、工作学习等方面表现进行量化,并记录在个人成长手册上,以积分的形式反映青年民警个体的成长情况,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也为日后新民警评奖评优、提拔任用等提供书面参考依据。
四是科学细化新民警转正考核。监狱结合“依法治监”的大背景与实际工作需要,在以往新民警试用期转正考核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容与形式上的扩充与细化。从原先较为简单的理论考试,升级为涵盖监狱工作理论、法律法规、监管改造知识、时事政治要点等内容的理论考试与警体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新形式。此外,完善试用期民警期满考核制度,根据综合表现确定见习考核等次,并由所在监区或组织人事科根据不同等次开展一般或重点谈话,实现谈话面100%全覆盖;监狱政治处对每期见习民警开展期满总结点评,共同把好见习民警转正的“最后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