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司法局探索强化社区矫正工作
- 发布日期: 2015- 09- 07 17: 00
三门县司法局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机构建设,做到专业执法。积极探索队、所分离的司法行政架构组合新模式,打造“一大队三中队”的专业矫正监管格局,实现由执法中队专管社区矫正,司法所负责其他司法行政职能的分工模式,并将业务精、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充实到执法队伍中,实现社区矫正队伍专业化。同时升级社区矫正监管指挥中心,结合手机定位监控和“脸谱+指纹”识别系统,动态监控社区服刑人员,指挥、协调和处置社区服刑人员越界、定位手机关机等异常活动情况和社区矫正突发事件,初步形成动态监管、视频指挥、巡查督察、应急处置、在线教育、执法管理“六位一体”的运行模式,不断提升社区矫正执法工作水平。
二是抓好矫正监督,确保阳光执法。该局于去年年底增设了法制科,对于办理警告、提请撤销假释、收监执行等6类重大执法行为和审前调查工作,做到局法制科全程监督审核,最大限度地降低执法风险。同时,完善“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常态化监督机制,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审前调查工作上,建立了“三门县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机制”,通过讨论把关,力求出具的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评估意见均能做到客观公正、真实合法。今年以来,由该局出具的68份审前社会调查评估意见中,被法院或者监狱采纳65份,采纳率达95.6%。
三是拓宽基地功能,提升矫治成效。在凤凰山劳动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再打造“小雄”和“西区”两个标准化教育基地,初步实现了“一中队一基地”的格局,把教育基地作为全县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和社区服务的有效补充,助推“两个八小时”执行到位。同时,对教育基地的功能模块进行升级,建立了点验区、教育谈话室、图书驿站、心理减压区等一系列功能区块,将基地打造成一个集劳动改造和教育帮扶为一体的平台。今年年初,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特长的矫正对象劳动改造需求,该局积极同本地企业联系,引进了工艺品组装、衣服加工等一系列公益劳动项目。今年以来,已安排公益劳动32批次、3800余人次,产出均捐献给养老院、孤儿院等公益单位,赢得了广泛好评。
四是凝聚社会力量,强化帮教帮扶。“亲情帮教”是由矫正对象在入矫时除监护人和志愿者外另行确定一名具有威信的亲友作为亲情帮教人,主打感情牌做好心理帮扶工作,并定期上报近况以便干警掌握服刑人员动态。该制度在健跳执法中队已经实行一年多,其管辖的社区服刑人员准时报到率达98%以上,无一例脱漏管发生。在此项制度基础上,该局于年初又成立一支由律师、心理咨询师组成的“社区矫正阳光帮扶团”,为全县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一系列帮助。今年以来,该帮扶团已为全县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和心理咨询100余人次,完成心理测评400余人次,覆盖面达社区服刑人员总数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