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司法局着力提升社区矫正帮教成效
- 发布日期: 2015-09-21 17:14
萧山区司法局围绕提升社区矫正教育改造目标,健全完善专业化指导和社会化参与有机融合机制,促进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
一是优化专业队伍,做好帮教领路人。司法所每月定期开展集中教育活动,教育内容以法治教育、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为重点,结合阶段性知识考试,确保社区服刑人员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管理各项规定。成立“专管员+协管员”帮教队伍,建立走访机制,重点人员每半月走访一次、严管人员每月走访一次、普管人员每季度走访一次。同时由专业机构组织帮教队伍进行心理咨询师培训,首批参与培训的36名工作人员中有15人顺利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具有咨询师资格证的工作人员对在日常监管中具有内向、孤僻、有不良心理倾向的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一对一的个别谈话,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和区关工委、区检察院、区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合作,加强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关心教育,协助解决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办理低保、医保和劳保等事项。
二是整合社会力量,做好帮教陪伴者。在各村(社区)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站,目前全区已形成“一村一站”格局,村站工作人员及社区服刑人员家属充分发挥贴近社区服刑人员日常工作、生活的优势,积极协助司法所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困难帮扶、社区服务等工作。组建一支由300余名热心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人士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咨询、上门走访等服务,促进社区服刑人员顺利融入社区、回归社会。在全区挂牌成立21个公益劳动基地,为社区服刑人员就近就便开展集中劳动提供固定场所,促使他们通过劳动重拾生活自信。区青年律师联盟通过流动巡回全区21个镇街的方式,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法律服务,增强他们的法治理念。全区有20余家企事业单位通过提供工作岗位、提供技能培训等方式,为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提供帮助。
三是依托信息技术,做好帮教监督员。依托区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和21个镇街分中心,建立每日信息核查工作机制。安排专人负责核查工作,每天早上随机抽查社区服刑人员300名,发现定位失败、人机分离等异常现象的,立即与所在司法所工作人员对接,逐一联系异常社区服刑人员,1个小时后进行复查,直至异常情况被排除。每日制作信息核查统计表,对异常情况出现多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重点监督和教育。建立教育谈话监督工作机制,区社区矫正指挥中心视频系统实时播放各分中心集中教育、谈话过程,防止司法所帮教工作流于形式,促进提升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