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临海监狱“四项”机制推进监地协作保平安

  • 发布日期: 2015-07-14 17:53
  • 浏览次数:

  自押犯以来,省临海监狱牢固树立安全稳定首位意识,针对新监狱、新押犯、新民警的实际,立足大司法理念,创建实施监狱协作“四项机制”,着力构建监地共保平安的社会化新格局。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和监地衔接机制。监狱与台州市司法局及所属9个县(市区)司法局召开联席工作会议,签订了《监地衔接工作协议书》和《关于加强监地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监地衔接机制、社区矫正衔接机制、安置帮教衔接机制、法律服务衔接机制、队伍互建工作机制和矛盾化解协作机制。进一步统一“一家人、一条船、一杆秤”的共建意识,明确了双方工作联络员、对接责任单位和相关工作衔接制度,有效规范了假释及暂予监外执行的审前调查、执行衔接、出监前适应性教育、矫正信息跟踪和社区服刑人员警示教育等工作。
  二是建立法律援助和社会帮教机制。台州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积极与监狱沟通联系,在监狱专门设立法律援助平台,定人、定点、定期组织律师到监狱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援助。6月15日,法律援助中心进监对14名存在不服判决、家庭纠纷、财产纠葛等情形的服刑人员开展一对一包干援助。建立“三无人员”必接必送、监狱开放日、社会帮教和就业安置等工作机制,积极引入社会帮教力量,增强服刑人员改造信心。今年母亲节首次举办了开放日活动,有68名服刑人员亲属代表进监参观,并与监狱民警、服刑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交流,有效促进了服刑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
  三是建立矛盾化解和应急处置机制。今年4月份,监狱在全监组织开展“排忧解困促改造”专项活动,通过排摸梳理,邀请律师进行个案分析,一对一进行解答,帮助服刑人员依法维权。同时,在应急处突过程中,坚持“大调解”理念,充分发挥地方司法行政主管人民调解的职能优势,引入社会化大调解,及时化解服刑人员矛盾纠纷。春节前夕,监狱通过发挥保外就医社会大格局优势,5天时间,转战千里,连续办结3起保外就医疑难案件,彰显监狱执法工作的法治精神和人道主义。在天台籍罪犯丁某的保外就医攻坚战中,天台县司法局成立了副局长挂帅的专案组,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做好衔接,并派专人前往省监狱中心医院现场办理交接手续,极大地降低了落地对接可能带来的意外风险。
  四是建立队伍联建和基地共建机制。建立监地互派干部挂职交流和考核奖惩机制,监地互派干部帮助指导开展积分管理考核、集中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传授管教经验。如:监狱组织警卫巡查队到辖区大洋派出所蹲点学习,系统学习治安案件的接处警、规章制度等,台州公安特警队应邀来监开展特警技能实训,监狱网评员到公安网监大队学习网络舆情处置,有效提高了监狱民警的综合实训水平。同时,监狱还十分重视各驻监基地建设,与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合作,率先在全省建立驻监数字化法庭暨巡回法庭;与台州学院合作,在监狱设立心理咨询辅导站;与公安局合作,在监狱会见楼设立警务室,有效提高了监狱安全管理水平。同时,监狱充分发挥警示教育基地作用,上半年共举办警示教育19场、接受教育人员1271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