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司法局“五位一体”推进社区矫正“智慧监管”
- 发布日期: 2015-11-06 16:09
今年以来,余杭区司法局积极开发应用各类信息技术,以区社区矫正监管指挥中心建成使用为契机,有效集成各类应用软件,形成“五位一体”的“智慧监管”新模式。
一是再犯罪风险评估系统。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风险评估系统是余杭区司法局与浙江警官职业学院联合自主研发产品。系统从影响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教育、就业、家庭、婚姻、经济、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等因素中选取风险评估预测因子,制作评估工具中的风险评估调查问卷和曲线图,形成定量分析,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人身危险性和再犯罪可能性进行量化分析。系统分入矫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以量表评估再犯罪风险,并设置可信度报告,根据评估数据确定监管等级,并制定矫正方案。目前,余杭区开展入矫初期量表测评2143人次,开展入矫中期量表测评521人次,开展入矫末期量表测评265人次,为科学制定矫正方案、预防再犯罪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是心理测评系统。目前,余杭区已在全区13个拥有国家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的司法所分平台开展心理测评工作。心理测评系统主要应用于新入矫人员、审前调查对象、日常表现反常、心理状态异常人员,是以90项症状量表为主、艾森克量表为辅的测评体系。心理测评结果主要应用于作为测评审前调查对象监管风险、是否同意接收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和在矫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干预和疏导。目前,各分中心平台已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心理测评726人次,其中90项症状量表测试690人次,心理测评结果呈阳性89人,阳性率占12.9%。
三是定位监管系统。余杭区司法局通过与余杭区电信公司的合作,建立社区矫正定位监管系统。该系统集实时定位、电子围墙、轨迹查询、越界警告等功能于一体,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手机定位监管。在实践中,余杭区积极探索在最初仅接受越界短信的基础上,新增关机、呼转、欠费、长时间未移动等4个方面的短信提醒功能,全面提升了技防技术含量。今年4月,该系统全面接入监管指挥中心平台后,司法所按照每天不少于2次进行定位检查、轨迹查询及电话抽查,对全区608位列入定位监管社区服刑人员实时监督,监管中心每天抽查各司法所人员管控情况,并对收到的信息及时进行核实处理,确保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实时有效管控。
四是信息管理系统。余杭区司法局将杭州市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接入监管指挥平台,全面实现社区服刑人员日常接收及监督管理一体化。系统涵盖“对象接收、对象管理、日常管理、工作台账”四大模块,“实时定位、执法文书、检察院业务、声纹识别、指纹管理、再犯评估内容”六大特色功能。该系统全面反映了社区矫正工作各项规定要求,也为社区矫正工作者提供了标准的工作模板、工作文书,全面有效地助推了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
五是应知应会考试系统。今年以来,余杭区司法局自主研发“应知应会考试系统”,于9月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将法律法规及社区矫正监管规定设置成理论考试题,并作为入矫初期的必学、必考内容。系统设有两套考试模块,一套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考试系统,主要用于提高工作人员法律素养和业务技能;另一套是社区服刑人员应知应会考试系统,由在线培训学习和在线考试两部分组成,由监管指挥中心统一管理,各司法所分中心负责日常学习和测试。社区服刑人员通过身份证号登陆系统,学习基本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监管规定。在学习完毕后,参加司法所组织的在线考试。同步印发了应知应会“口袋书”,做到人手一册,方便日常学习。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学习模式,达到了以考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守的目的,有效的提高了社区服刑人员的遵纪守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