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五监狱完成监区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
- 发布日期: 2015-10-30 16:36
省第五监狱围绕创建智能化现代文明监狱目标,立足实际,顺势而为,经过近3年的艰苦探索,完成了涉及监区科室各岗位、监狱管理各方面内容的标准化文本,初步形成了监区标准化管理体系。
一是积极引导、凝聚共识。开展监区标准化建设工作以来,监狱党委注重舆论引导、积极转变思想,组织开展相关理论调研和媒体宣传报道工作,在监狱内网开辟监区标准化建设活动专栏,宣传推广监区标准化建设活动的好方法、好经验、好成果。监狱、监区、分监区充分利用党委会、支部大会、警务会等载体,层层动员、全员参与,增强广大民警职工对监区标准化建设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营造人人参与监区标准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期间,组织召开专题动员会、推进会12次,在监狱政务网刊登主题文章92篇。
二是研究应用、动态完善。监狱坚持依照法律法规、突出核心工作和便捷实用的原则,采取理论研究与文本编制相结合、专家辅导与骨干攻关相结合、专门力量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数易其稿,编制了监区标准化建设的文本。编制的标准化文本分为《监区科室管理工作标准》《机关科室职位建设标准》《监区职位建设标准》《场所定置管理工作标准》4个文件,共955页,内容涵盖狱务、教育改造、习艺劳动、警务党务、勤务和政务六大核心业务的140项管理标准、129个机关科室职位标准和25个监区职位标准以及分监区现场执勤岗位职责规范。期间,邀请专家到监狱举办标准化管理辅导讲座3次,组织基层民警召开座谈交流会9次、召开本单位理论骨干研讨会2次,召开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征求意见会7次。去年5月一稿文本印发后,采取边试点边修订的方法,不断提高标准文本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修订过程中,征集到各方面意见和建议150余条,对现场警力配备、管教业务及执勤岗位职责分解、工作流程等方面的难点问题通过召开现场会、请试点单位人员共同参与等方法及时修订。
三是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在编制完成《监区科室管理工作标准》等4个标准文本后,监狱于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选择9个管理规范、硬件设施相对较好的分监区开展试点。试点工作过程中,监狱专门拍摄制作罪犯出收工管理等标准化流程视频20部,借助内部网络平台供广大民警学习;组织全体民警有针对性地学习标准化文本,并把标准化学习纳入业务培训和警卫队的日常培训,每月利用网络学院分批组织民警标准化业务考试,促使大家学标准、用标准。在监狱和考核小组组织的两次标准化知识考核中,95%的民警获得良好以上成绩,在“回头看”标准化知识书面考试中,抽考的40名民警平均得分达到96.55分。
四是强化考核、鼓励创新。监狱将监区标准化建设水平和执行标准情况纳入民警实绩考评体系,将标准化建设的工作要求细化分解,融合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监管改造目标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劳动改造与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民警实绩考评实施办法》以及相应的考核加扣分细则当中,促使民警职工严格按照标准化体系执行业务操作、履行岗位职责。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提炼,丰富标准化建设内容。如二监区的“贯标日志”和“综合排位考核”办法、三监区的“菜单式”检查考核办法、四监区的“负面清单”管理、七监区的“日检查整改、周汇总反馈、月考核兑现”考评机制等,在整合提炼后,纳入标准化考评体系。
五是全面推广、深度应用。监狱在标准化建设工作中,使广大民警强化了“一切工作有程序、一切程序有控制、一切控制有标准、一切标准有监督”的标准化管理理念,使监狱内部管理职能更加清晰、执法工作更加规范、工作流程更加简便、警力配置更加合理、现场管理更加有效。监狱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加快智能化开发应用,使标准化成果成为智能化建设的有力支撑,推广应用了监管改造系统、狱情动态分析系统、会见亲情电话系统、电子病历管理等一整套智能化应用系统,为加快智能化现代文明监狱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