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监狱“六项机制”推动“区域联防共同体”建设
- 发布日期: 2014-06-17 16:17
作为全省唯一无武警驻守看押的男犯监狱,湖州市湖州监狱充分发挥监狱周边设有武警中队、湖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湖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等10余家政法单位的区位优势,积极构建六项机制,推进“区域联防共同体”建设。6月11日,湖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金建新批示指出,湖州监狱和公安局商定的区域联防机制很好,既体现了资源的有效盘活和利用,又强化了对这一特殊区域的有效管理,要认真组织实施,确保真正做到合作共建,共享双赢,市政法委、司法局要积极支持这一创新举措,牵头协调有关问题,积极推进务实合作,认真总结成功经验。
一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结合监狱周边区域重点路段、主要道路分布情况,经实地勘察和与市公安局、开发局公安分局沟通协调,拟在监狱周边1至2公里半径范围内17个区域20个点位,增设52个监控枪机和1个球机。将全部增设探头接入监狱指挥中心,一并连通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实现监狱周边2公里范围卡点的实时监控信息共享,为快速反应、有效控制、及时围捕提供准确快捷的信息共享和情报互通保障,充分掌握情报信息先机,为高效应对危机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二是建立防暴处突机制。全面真实模拟罪犯脱逃、哄监闹狱、外来人员滋事闹事、暴恐分子冲监破坏、周边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不同情况,科学制定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分类别、分范围、分等级(设定一级、二级和三级)的警情响应机制,健全指挥统一、资源共享、力量整合的警力编成和任务配置程式,高效调配警力和应急处置资源,形成区域性、多方位的协同防范体系,实现“黄金5分钟”快速分级响应、分层包围、分类处置目标,为有效实施布点布控、围追堵截、设卡抓捕、平息事态等提供有力保障,力争将突发事件控制在初始状态和萌芽阶段。
三是建立日常巡逻机制。借助特警支队机动警力资源,建立3种巡逻方式,为震慑犯罪活动和实现监所安全稳定创造有利条件。警戒巡逻,特警支队每日安排警力,对监狱监墙外围实现2次巡逻,上、下午各一次;震慑巡逻,由特警支队安排专门警力,全副武装在监狱围墙巡视道巡逻,每天巡逻1—2次;加强巡逻,逢重大节日、重要会期和敏感时期,公安部门适当增加巡逻力量和巡逻次数,确保监狱外围安全稳定。
四是建立联合训练机制。与公安特警支队共建共享特警、狱警训练基地,充分依托公安特警支队先进的教育培训理念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大力组织开展各级各类警察实用技能训练、处突专业知识训练以及贴近监管改造实际的岗位练兵活动,构建每年定期培训监狱防暴反恐大队队员和带训监狱民警的联合培训机构,全面提升广大监狱民警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稳妥高效处置各类突发情况奠定扎实的能力基础。
五是建立联合演练机制。每年开展1—2次较大规模的实战演练。结合监狱“大清监”工作,对大清监过程中出现“哄监闹狱”、暴力抗管、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进行联合处置演练;假定某罪犯脱逃,开展追逃围捕演练,形成监狱在3分钟内对周边1公里范围内完成设卡堵截的搜索圈和公安特警支队等部门在监狱周边5公里范围内完成各主要卡口布防的控制圈。切实通过实战化演练,努力形成警情联动、指挥高效、协同密切的联动机制,不断检验和提高各方快速反应与协同作战能力。
六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成立区域共建联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由成员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1-2次。会议主要内容为分析监狱安全形势和本区域社情民情动态,通报收集掌握的有关安全稳定的情报信息,协商应对办法,制定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断更新维护联防联动应急处置指挥平台,真正做到遇有突发事件,各方在方案上能协同、在力量上能整合、在资源上能共享,确保安全保卫行动步调一致、合力推进。
信息来源: 浙江省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