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监狱管理局机关民警分批分组蹲点分监区体验基层艰辛

  • 发布日期: 2013-08-28 16:24
  • 浏览次数:

 
  根据局党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按照《局机关开展“蹲点百家监区”活动方案》,7月29日至8月16日,局机关组织全体民警分成3个批次15个蹲点组,先后到15个省属监狱单位的65个分监区(监区、管区)蹲点跟班1周,体验基层艰辛,听取基层意见,进一步增进了与基层的感情,切实提升了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
  一、蹲点不添乱。局党委对开展好这次活动非常重视,专门安排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协同机关党委认真拟定活动实施方案,要求蹲点人员尽量选择到地理位置偏僻、条件相对艰苦、情况复杂的监区去蹲点,并严格遵守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方面的各项规定。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在与各省属押犯监狱单位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机关党委根据各处室的均衡报名情况,确定了15个蹲点组各对应一个单位,并为每个蹲点组指定1名组长,负责蹲点期间的相关组织协调工作。各监狱单位对蹲点工作给予了积极配合,均指定1名工作人员与蹲点组对接,并为参与蹲点人员制作了临时门禁卡、安排了宿舍、发放了民警食堂餐券,确保蹲点人员不用在监狱民警的陪同下独立开展蹲点跟班工作。各蹲点小组出发前均认真召开碰头会,交待注意事项,重申纪律要求;蹲点期间,每个蹲点组以不超过2人为单元,分到不同监区的某一分监区(二级管理的到监区、管区)开展蹲点跟班,主要以全程体验一线民警日常工作、听取一线民警的心声呼声、了解基层工作状况为目的。期间,参与蹲点的每一位机关同志均能克服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按时上下班,主动参与分监区区务会、犯情分析会、监区政治学习会,参与现场管理,多听、多看、多学,不插手分监区事务、不乱挑刺乱找茬、不给基层添乱。
   二、跟班察实情。通过切身参与基层跟班,广大机关同志对监狱基层工作有了更加客观、真实的认知。一是监狱总体面貌大为改观。通过近几年扎实推进“四防一体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全省监狱基层总体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尤其是大门、隔离网等安防硬件设施大大改善。二是基层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通过推行“两规范一日流程”、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开展劳动现场规范化创优达标等一系列举措,基层民警的管理水平提高明显,监管现场罪犯改造秩序良好。三是一线民警工作强度大。受监狱工作标准要求高、基层警力不足等因素制约,分监区一线民警普遍连续长时间工作,且工作条件艰苦,有很多同志是长期奋战在一线岗位,充分体现了监狱民警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四是部分一线岗位工作环境较差。一些分监区监舍建筑陈旧,民警值班室、教育室等功能房狭小或缺失;一些分监区生产车间降温设施不足,盛夏季节经常在高温下执勤等,使基层民警难以更好地开展教育谈心、现场管理等工作。
  三、体验悟服务。 蹲点活动结束后,省局及时召开由各蹲点组组长和各处室负责人参加的“蹲点百家监区”活动总结会,吕昭华局长和顾金法主任到会听取各蹲点组的情况汇报。大家普遍反映,通过参与蹲点跟班工作收获良多。一是接通了地气,深受教育。通过认真执行上下班、晚进监等工作制度,积极参与分监区现场管理,力所能及地体验分监区部分岗位职责,切实体会到基层工作的艰辛,直观感受到一线民警的责任与担当,使一些长期在局机关工作的同志深受教育。有同志讲,进了基层,才知道与基层的差距。二是了解了实情,增强能力。蹲点过程中,通过座谈交流,参加分监区区务会、犯情分析会、罪犯点评会,倾听分监区民警心声,现场细心观察等途径,使参与蹲点跟班的同志对监狱实际情况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也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同志的业务能力。三是明确了方向,提升服务。通过蹲点跟班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机关民警对监狱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有了明确认知,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许多同志纷纷表示,在以后的业务指导中,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四是听取了意见,助推活动。蹲点跟班期间,各小组认真征询基层同志对局党委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经梳理汇总后,由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向局党委作了汇报,为局党委下一步整改和建立蹲点服务基层长效机制提供了参考。 
 

信息来源: 浙江省司法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