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好“四剂药方”深化戒毒诊疗工作

  • 发布日期: 2013-04-02 15:45
  • 浏览次数:

  省强制隔离戒毒所主动顺应扁平化管理改革新形势,紧密结合省局推行的“三期四段”戒毒模式,充分整合资源力量,切实发挥专业所优势,以戒毒特色主业为落脚点,开好“四剂药方”,巩固和提升戒毒成效。
  “把脉”──结合戒毒流程,科学实施分类,明确诊治内容。将强制隔离戒毒诊疗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症状划分成四大类,实施分类诊治,增强诊疗效果。一是实施急性脱毒治疗。对未开展急性脱毒的戒毒人员进行治疗,完成急性脱毒治疗程序。二是实施稽延性戒断症状治疗。对所有戒毒人员入所后开展稽延性戒断症状筛查,对有中、重度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戒毒人员进行治疗。三是实施药物滥用并发症及合并症治疗。结合戒毒人员入所体检结果,对存在淋病、梅毒、肝功能异常的戒毒人员进行集中规范治疗。四是实施精神类疾病诊疗。通过健康体检、因症就诊和心理测试等途径发现病例,并及时进行精神科医生会诊,开展针对性治疗。
  “正骨”──结合戒毒实际,规范戒毒治疗,体现本所特色。所医院把握前沿戒毒科技资讯,在2012年取得戒毒资质基础上,结合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精神和本所实际,确定了急性脱毒、稽延性戒断症状、肝功能异常、淋病和梅毒等临床路径,实现治疗过程的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下步,在原戒毒人员《健康档案》中增加入所体检报告、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药物滥用调查表等内容,并在戒毒人员健康检查表中增加相关检查项目,体现戒毒特色。
  “调理”──结合现实需要,规范日常管理,完善戒治体系。规范戒毒药物管理,制定戒毒人员药物管理细则,确保戒毒人员规范用药。规范戒毒治疗临床路径方案,根据本所医技力量配比及戒毒人员实际情况,制定戒毒治疗临床治疗路径方案,确保能按照路径开展治疗。明确划分中心和大队职责,中心负责对戒毒人员进行筛查,确定是否开展治疗及制定治疗方案,为其提供相应药品、开展治疗,及时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大队负责对戒毒人员进行管理,按规定督导服药,如实填写相应记录,确保正确用药,并安排戒毒人员定期复查等。
  “疏导” ──结合成瘾机制,加强健康宣教,提高认知水平。鉴于“毒瘾难戒,难在心瘾”,在生理上强化毒瘾诊治,关注戒毒人员心瘾救助,充分做好戒毒人员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认知水平。一是抓入所收治点。在生理脱毒期内,对戒毒人员开展首次健康宣教,利用切实案例及科学医疗知识,引导戒毒人员上好健康教育第一课;二是抓日常教育点。对在身体康复期和戒毒巩固期的戒毒人员,定期采取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开出“健康处方”,普及健康教育;三是抓出所回归点。在戒毒巩固期出所教育阶段,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常设课程,注重强化“拒毒、抗复吸”训练,为其出所回归打下了坚实基础。

信息来源: 省劳动教养管理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