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司法局推动行政合同合法性审查“三化”提升
- 发布日期: 2021-07-27 08:48
近年来,江山市司法局致力于强化行政机关合同合法性审核机制建设,全力推进行政机关合同风险纠纷防治联动,为优化营商环境厚植法治土壤。
一、“共性+个性”,构建规范化审核流程。一是明确流转程序。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核工作的通知》,规范行政合同外部送审材料要求,压实起草单位初审质量把关责任;内部构建“接收、批办、审核、反馈”闭环流程,根据决策事项难易复杂程度实行分级流转,做到精准施策。二是提供范本指引。针对招商引资、公开招标等常见类型行政机关合同,完善并统一常用条款表述或提供格式范本,规范合同签订,守牢决策关卡。三是加强联审论证。对涉及公共利益、财政资金安全的重大行政机关合同,主动下沉力量,加强全程沟通对接,并邀请顾问律师、职能部门等参与联审论证,以“定制化”服务强化政府风险源头防控。截至7月,共对24件行政机关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核,开展联审论证会9次,提出书面法律意见建议81条。
二、“借力+充电”,打造专业化参谋队伍。一是引智借脑。对标长三角、杭州都市圈服务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方式引智借脑,组建省、市、县三级法律人才库,实现借力发力,协同提高合法性审核质效。二是顾问考评。以服务绩效为导向,在落实政府顾问每月定期走访和日常驻点机制的基础上,综合考量专家顾问论证会出勤率、提出意见采纳情况、初审合同纠错情况等内容,最大限度激发专家顾问服务积极性、专业性。三是充电蓄能。以自我专业性建设为导向,通过邀请专家集中授课、编制常用法律法规口袋本、召开法制审查人员例会等形式,助力合法性审核人员扩充业务知识、积累实战经验,有效发挥其政府决策“智囊团”作用。
三、“单打+团战”,提供精准化决策服务。一是提前式介入。变“纸面审”为“现场审”,积极参与重大行政机关合同协商、谈判环节,实时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及时指明条款漏洞,预防和减少政府投资项目法律风险。二是组团式问诊。筛选全市重点经济工作专班,以6支政府法律事务服务组为载体,吸纳公证、调解等专人,组团式“把脉问诊”,收集合同项目履约堵点及法律需求,提供派驻专人、定期走访等个性服务,确保“药到病除”。三是联动式监管。建立健全与合同承办单位、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和集中研判机制,针对合同履行时出现违约情形、政策调整等问题,理顺法律层面实施路径,并指导合同承办单位撰写相关法律文书,切实形成工作合力,推动行政机关合同管理由始及末、到边到角。
信息来源: 江山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