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司法局数字赋能推动法律援助转型升级
- 发布日期: 2021-06-21 18:41
鹿城区司法局紧紧围绕数字化改革目标,以数字化为牵引,积极推进在线应用服务,深化平台融合,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一、发挥数字化减负效应,实现“最多问一次”。为破解法律援助申请中群众批前材料“不懂、不会、不全”造成的办事体验不佳问题,根据日常咨询办件情况、易错纠错清单等内容,梳理法律援助申请过程中高频常见问题20余个。依托区“最多问一次”政务服务咨询帮办系统,建立法律援助常见问题“自助问”、AI服务“智能问”、人工客服“专业问”的立体化咨询体系。同时,细分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不同法律援助申请事项,并列明不同事项所需不同申请材料。通过匹配个性化材料清单、示例文本以及审核要点,方便群众“依样画葫芦”准备材料、校对以及补充修改,真正实现法律援助事项“最多问一次”。
二、扩大数字化乘法效应,实现服务“全天候”。整合三级实体平台、网络平台和12348热线平台,通过浙里办APP、浙江法律援助微信公众号、浙江政务服务网,实现法律咨询应答24小时在线。同时,在各法律援助工作站配备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推广律师在线视频法律咨询服务。对接政务服务2.0平台,打通法律服务咨询与法律援助申请通道,上线法律援助审查和法律援助异议审查事项,明确申请条件、申报材料等内容后,可直接在线提交法律援助申请,无需多个程序之间来回转换。目前,通过平台直接提交法律援助申请6件。
三、凸显数字化实时效应,实现“全过程”监督。依托政法一体化平台,将通知类法律援助案件直接推送至法律援助统一服务平台,实现线上数据实时共享。完善法律援助在线评价机制,通过系统自动发送短信评价页面,落实“一事一评、随单评价、在线评价”,并针对不满意评价及时开展回访,查纠整改,提升服务满意率。建立“五位一体”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体系,综合应用网上监控、庭审旁听、法官意见征询、满意度评价、结案审核等措施,加强办案流程和服务质量的全过程监管。建立“一事一码”,通过当事人、经办法官扫描法律文书二维码,实现法律援助案件审批、承办环节的在线满意度评价。应用法律援助统一服务平台,对法律援助案件承办过程在线监控,对法律援助案卷实施电子化归档,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实行在线评估。
信息来源: 鹿城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