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司法局“诉调四融”全力助推诉源治理

  • 发布日期: 2021- 04- 06 17: 49
  • 浏览次数:

镇海区司法局充分依托镇海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资源集合优势,成立由1名法官、1名人民调解员以及纠纷相关的公证、鉴定、律师等社会法律资源参与的诉前民事纠纷调解团队,做到法官指导,人民调解员主导,社会法律资源积极参与,全面提升诉前民事纠纷调处效率,这是全力推进诉源治理的有效实践。2020年来,区矛调中心诉前矛盾纠纷调解量共计715件,其中疑难复杂案件的调解成功数提高23.25%,案均化解时间减少25%。

一、人员融入,促调解质效。充分运用组团优势,7名骆驼法庭法官和7名专职人民调解员进行1对1结对,实现凡到区矛调中心骆驼法庭的案件首先开展立案前调解。专职人民调解员和法官对每个诉前调解案件共同探讨并设立调解方案,所有调解案件都由法官全程指导和参与,有效提高调解员调解各类案件的规范性和成功率,同时也便于新任调解员尽快熟悉调解业务,提高调解效率。

二、业务融通,促技能升级。针对下级层级过滤上报和其他部门委托等疑难复杂案件,法官与调解员实现“会诊”,并进行实地勘察。在案情需要时,一带一出现场进行案件调解,“手把手”精准指导,以“实训”提升业务技能。截至目前,法官和调解员合作开展现场调解15次,出现场勘察20余次。

三、制度融合,促程序规范。明确诉前案件调解流程和案件文书归档要求。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案件分配,所有诉前调解案件都需登记《人民调解案件登记本》和《案件审理工作流程记录表》,针对调解成功和调解不成案件分别明确案件流转程序。同时,建立调解工作交流微信群,作为工作衔接、业务交流和专业学习的线上交流平台,做到数据共享、资源共用和纠纷共解,全面实现矛盾调解跨时间、跨空间、跨部门的优化配置,充分实现诉调对接无缝衔接。

四、思想融心,促团队协作。每月召开“诉调融享”业务学习会和程序对接会。融享会上,通报月度案件调解量,开展专题培训会,探讨团队协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完善考核激励,全面加深交流、促进认识、增进团结。

信息来源: 镇海区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