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区司法局“3+”模式筑牢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屏障

  • 发布日期: 2021-04-26 18:25
  • 浏览次数:

柯桥区司法局以“4·26”知识产权日为契机,立足自身职能和角色定位,发挥法律专业优势,强化数字赋能,构建“3+”模式着力加强对轻纺市场花样版权的法律保护和法律服务。

一是“双微推送”+“送法上门”,下好普法宣传“先手棋”。充分发挥“柯桥区普法”、“轻纺城微司法”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的全媒体平台作用,通过制作推送知识产权相关案例、短视频等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立体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知识宣传。线下同步开展“送法上门”,组织党员干部、律师等法律工作者深入200余家市场经营户走访,宣传《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切实提高经营户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二是“点单定制”+“实时咨询”,打好精准服务“主动仗”。详细了解轻纺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重点围绕版权登记、商标注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等内容,深入走访企业、市场经营户318次,开展法律体检8轮次。就反映较多的PCT国外专利、驰名商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等问题进行专属服务点单定制。强化发挥公证“固定证据、预防纠纷”功能,拓展证据保全业务领域,将专利侵权、假冒商品等多个领域逐步纳入服务范围,今年来以办理知识产权公证业务17件。协调轻纺城司法所与律师事务所“结对”,为轻纺城市场经营户搭建法律服务平台,邀请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担任客服,累计在线接受群众咨询50余人次,帮助经营户分析花样版权保护情况,提出相关法律建议。

三是“指尖调解”+“部门联动”,做好定纷止争“压舱石”。依托“云e”调解平台和“轻纺城微司法”微信公众号,做优“指尖调解”。线上申请后,由轻纺城调委会迅速审核,并根据案件的难易、复杂程度,科学安排调解员跟进调解,破除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打通“最后一公里”。强化部门间协调合作,轻纺城司法所与市场监督部门密切配合,做好行政执法与人民调解的衔接,对花样侵权构成违法犯罪的予以行政查处,不构成的以调解方式解决,为版权权利人获得保护拓展了除司法、行政外的新途径。截至目前,共已成功调解、处理花样版权纠纷21件,涉案标的约32万元。

信息来源: 柯桥区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