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司法局抓牢“三关键”推进《民法典》深入人心

  • 发布日期: 2021-02-18 16:42
  • 浏览次数:

磐安县司法局坚持“照章写剧本、分类定形式、量身定内容”的要求,丰富普法形式,拓展普法载体,深化法治创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民法典》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一、抓牢“两类关键人”,加大法治教育力度。一是紧抓公务人员学法。将《民法典》纳入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邀请浙江星韵律师事务所主任吴清旺博士,为全县领导、干部作《民法典》热点问题解读与辅导,对部分法条进行解读,结合热点问题,从案例或生活场景切入,让领导干部们不仅对《民法典》时代的精神和大背景有了更深刻认识,也可以更好结合分管工作,带头尊法学法用法,全面营造学法氛围。二是紧抓村居干部学法。结合“21.9”议事会、公共法律服务日,积极发挥“3D”民法典讲师团作用,上门为全县14个乡镇(街道)236个村(社区)2000余名新任村居干部讲解《民法典》常用法律知识,为村居主职干部进入角色、依法履职打下坚实基础。

二、抓牢“两个关键地”,打造法治宣传阵地。一是用好线下平台。在全县法治公园、法治长廊、法律图书角、普法宣传栏、文化礼堂、365便民服务中心、车站等场所,放置宣传折页,制作粘贴《民法典如何影响你我》的宣传漫画挂图。重拾传统宣传媒体,利用乡村喇叭,每天集中宣讲民法案例。深入开展“法治公交”,依托公交“村村通”,在车内摆放宣传手册、车身张贴宣传元素、LED屏不间断播放宣传标语,将《民法典》宣传触角延伸到全县各个角落,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推动《民法典》深入人心。二是用好线上平台。开展云课堂阵地释法,即通过微信五级塔群,定期将线上民法典重点知识推送至村民、企业主、员工手中。用好磐安普法微信公众号,开通法律机器人问答、法律咨询意见书、法律法规库等服务,为群众提供24小时“全天式”法律咨询服务,在黄金时段以案例说法形式解读法律,让在外务工人员也能及时学习,实现普法受众一个不漏。

三、抓牢“两件关键事”,提升法治宣传实效。一是开展青少年专题宣传活动。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好声音”朗读分享会、学法主题班会,增强学生法治意识。二是推出法治文化大餐。联合县非遗中心,寻找民间艺人,编排民法典说唱快板等法治文化产品,开展法治对联、有奖竞答等法治娱乐节目,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将《民法典宣传》教育融入群众的文化生活中,让民法典的宣传舞台呈现更多的法治元素和符号。本月民法典系列宣传活动合计发放宣传折页、挂图、礼品等5000余册,受教育人次达20余万。

信息来源: 磐安县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