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区司法局抓好“融、智、新”三题眼写好法治化综合改革试点文章
- 发布日期: 2021- 12- 24 10: 25
上虞区司法局紧抓“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机遇,聚焦崧厦街道“产、业、地、城、人”实际,深入谋划“三融三智三新”,写好法治化综合改革试点文章。
一、以“融”为核,便民关口全线贯通。一是“区街一体”统筹融合。以区委依法治区办和崧厦街道名义分别印发《崧厦街道法治化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完善责任分配,从上至下一体推进。落实街道党政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将法治建设纳入巡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2次。二是“两站比邻”有机融合。全面整合公检法司、劳动仲裁、纪检监察等服务资源,将“公共法律服务站”与街道“解纷驿站”融合建设,以一站式法律服务实现诉求全链条解决。累计提供法律咨询500余人次,就地受理化解矛盾纠纷152起,完成法律援助街道初审12起。三是“便民矛调”两心融合。将街道矛调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一体打造,改造升级“智慧型”中心政务大厅,实现“一窗受理、协同办理、限时办结”,统筹推进社会事务、审批服务、便民服务,成功认领事项227项,办结群众各类需求3911件。
二、以“智”为式,基层法治数字赋能。一是“智慧中枢”高效调度。整合综合信息指挥室、浙里办、12345政务热线、智慧城管等平台,接入视联网和“雪亮工程”6500多处天网,实现信息指挥中心“一个口子”发现、派单、处置,案件按期处置率提升15%,办理速度提高25%。二是“五方联审”线上流转。创新研发“崧厦街道合法性审查流转系统”,建立“简、重、难”三级审查机制,实现“提请、立项、审查”线上操作,专职法律顾问、法庭、检察室、自然资源所负责人联合参与。累计审查规范性文件6件,各类协议、合同22件,提出建议119条。三是“浙里兴村共富”平台保障。试点“浙里兴村共富”多跨应用场景,将法治内容纳入“重大任务、基础考核、揭榜挂帅、定性评价”四大项,强化街村联动,在线派单赋分,目前平台下派事项已达801项,“街道主导、街村一体”基层法治工作体系初步建成。
三、以“新”为要,依法治理提档升级。一是打造“1+9+X”执法架构。组建包含1支综合执法中队、9条街道职能办线、X位执法人员的一体化综合执法队伍,构建“一中心、四入口、总调度、快反应”高效执法机制,科学行使20个方面578项行政处罚权,依法处理市容、违建等重点问题1660个,办理案件809件,处罚金额56.04万元。二是构建“全科网格”治理格局。年投入200余万元,打造43个“全科网格”和“一长五员”网格队伍,实现“一网通管”15分钟快速反应处置圈。将“全科网格”与派出所网格勤务有机结合,实体化运行网格驻点,警情环比下降12.36%。三是激发“三支一库”自治活力。围绕诉、访、警三源治理,拉起专职、乡贤、志愿三支调解队伍,成立一批行业专家库,创新“吕帮家”“和孝”等特色调解品牌。今年以来,成功调解各类案件278件,其中疑难回流案件32件,金额343.82万元。
信息来源: 上虞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