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司法局“多维法网”助推法治乡村建设

  • 发布日期: 2021- 12- 20 20: 37
  • 浏览次数:

南浔区司法局以乡村依法治理为抓手,打造“多维法网”,营造乡村法治氛围,不断提升基层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筑牢基础网,夯实法治“压舱石”。聚焦村规民约,引导律师、村(社区)法律顾问协助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以港胡村的善治积分为助推器,凝聚基层法治队伍力量,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切实推动村民自治,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和工作体系,引导各村(社区)打造亮点特色议事品牌,激发法治乡村建设新活力。协助完善议事流程,全面收集群众关注关心的问题,整理归纳后成为议事主题。充分发挥廉勤监督员群众“身边人”作用,针对评议事项开展实时监督,将群众对于服务项目的看法和评价及时上报,以便乡镇(街道)和村两委及时完善和改进服务,做到精准施策。

二、强化示范网,培育法治“领头雁”。扎实推进村“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组织村(居)两委、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农村普法骨干,就《民法典》《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专题培训,提升自身法律素质,进一步发挥好法治带头人和法律明白人的作用。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定期开展法律知识云课堂,法律案例讲座等,并联合法院,开展观看庭审回访,法律知识学习会等活动。同时将辖区内有威望、有德行的老干部、老党员等组成乡贤团,培育不同特色的乡贤文化,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培训活动15场次,覆盖人员1260余人。围绕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墙、法治公园、农村法律图书角等,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各类典型,组织开展专项观摩、学习,发挥普法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升级解忧网,开辟法治“快车道”。织密矛盾纠纷排查网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详细了解群众法律服务需求,聚焦矛盾多发领域进行全方位排查,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真正做到为民解忧。组建普法志愿团队,为群众送上法律问题解答、矛盾纠纷调解、协助申请法律援助等专业法律服务。启用“网格+调解”模式,发挥基层司法所职能优势,要求法治网格员在第一时间获取矛盾纠纷信息,第一时间到场处理。同时大力完善乡村“多元联动”矛盾调处机制,建立健全多部门沟通衔接机制,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截至目前,共提供法律咨询8299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51件,受理矛盾纠纷,5013起,调解成功5003起,调处成功率达99.8%。


信息来源: 南浔区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