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司法局“三力”走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新路径
- 发布日期: 2021- 11- 24 20: 36
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打造缙云特色的基层治理路径,通过总结提炼七里乡“正道讲和团”特色品牌经验,实现全域普及覆盖且各具当地特色,打“乡贤牌”、办“群英会”,走出基层社会治理良治、善治新路径。目前,该县18个乡镇(街道)均成立“正道讲和团”,年均化解矛盾纠纷1100余件,疑难复杂案件7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一、举“乡贤”之力,建好一支队伍。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全面引导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其热衷管“闲事”、乐于讲“和事”、善于牵“人脉”的特点,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依托县和各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同步整合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者等专业力量,并配套建立选聘、培训、考核等机制,打造“民间人才+专业人才”的“正道讲和团”队伍。同时,定期安排常规培训和专项培训,邀请县人民法院、司法局等专业人士授课辅导调解业务,推荐优秀调解员赴省、市进行专项业务提升培训,切实增强调解人员的法律知识、政策水平、调解技巧、劝导讲和能力等,目前,各级调解组织吸收乡贤1609名;“正道讲和团”队伍已聘请乡贤487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6名;年均开展培训15场次,参与培训2000余人次。
二、聚“四治”之力,管好一个村镇。对标“四治融合”,立足乡土特色协调发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力量推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依托乡村网格化管理平台,常态化参与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探索实施“情感调解”模式,充分发挥乡贤人熟、地熟的优势,实现矛盾纠纷在谈亲情、话乡情的过程中淡化、消除。常态化参与普法入乡村活动,成为乡村普法的“先锋队”,通过学法、普法,提高自身法律专业水平。打造“正道讲和团+文化礼堂”常态化德治宣讲平台,树立“家事纠纷孝为先、民事纠纷和为贵、商事纠纷信为本”良好风气。善用人民调解大数据平台、“浙江解纷码”、基层综合治理管理平台等数字平台,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分析研判的精准性和矛盾化解的便捷性、高效性。
三、联“全域”之力,搭好一个平台。搭建“矛调中心+四个平台”联动载体,创新将“正道讲和团”与各级矛调中心建设深度融合,实现“整合+联动”式讲和。按照主动化解一般类、着力调解疑难类、慎重研究重点类等分类,全面整合资源,科学调配调解力量。在保持讲和团成员原有的地域、社会关系优势外,进一步释放束缚、发挥能力特点,参与到更多更适配的调解活动中,形成“县+乡+村+讲和团”多级、多元联动大调解体系,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和未升级状态,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今年,随着各级矛调中心的建成使用,全县各“正道讲和团”对接相应乡镇(街道)的矛调中心,并选派优秀讲和员参与县级矛调中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已参与化解矛盾659件,成功率达99%以上。
信息来源: 缙云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