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区司法局“三有”推进“让群众打得起‘官司’”爱民实践活动

  • 发布日期: 2021-11-02 11:10
  • 浏览次数:

柯桥区司法局深入贯彻省司法厅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忧为忧,做到“普法宣传有声音,法律服务有回应,人民调解有实效”,全面推进“让群众打得起‘官司’”爱民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一、普法宣传有声音,三维一体释民惑。一是“e时代”普法。打造“律动纺都”普法品牌,发挥微信视频号、微博、快手、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虹吸效应,同步推送自制普法短视频,实现总点击量超100万人次。依托“柯桥区司法”微信公众号每日推送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已发布以案释法152则,获得点击率超过15万人次。二是“开放日”普法。创新开展每月司法所开放日活动,结合《法律援助法》、《民法典》等法律,实施专题普法教育活动,扩大社会对调解、法律援助等司法行政工作知晓度和参与度。今年以来,已开展开放日普法活动124场次,受众面达24.2万人次。三是“立体式”普法。结合实体司法所职能,建立全市首个网上司法所——华舍法小二,依托网易线上平台,整合专业律师、辖区民警、明星调解员等力量组建高配置“普法网红团”,每两周定期开展普法直播,截至目前,共开展直播16期,吸引106万余人次观看。

二、法律服务有回应,三效合一纾民困。一是“一键找法”提质效。全力打造“律动浙里”云应用,招募专业律师作为工程师,主动对接群众,精准分析提出处置建议,按要求正确分流到业务部门,把法律服务“多件事”整合成“一件事”,实现“一键找法”。二是绿色通道提实效。实施法律援助容缺办理机制,同时降低特殊人群法律援助申请门槛,如特殊困难老年人免予所有项目经济审查。提供“上门服务”、“网上办理”,依托24小时“法超市”和“浙里办”app,方便群众办理审批手续,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共计办理法律援助771起。三是加强建设保长效。依托市场主体法律服务网格化全覆盖,加速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点规范化建设,实现线上线下双向发展,实施长效一站式服务模式。目前全区共建设完成338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点。

三、人民调解有实效,三管齐下解民忧。一是“深耕品牌”。深化区域调解品牌建设,推进基层品牌调解工作室建设,目前全区拥有35家品牌调解工作室,年均调解1000起,调解成功率达99.6%。二是“数字赋能”。提升线上便捷化调解服务,依托“律动浙里”、“浙里调”、“云e调解”微信小程序、ODR等线上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开展网上申请、预约和在线调解,实现72小时响应率100%。三是“网格调解”,形成村(居)调解委员会、网格调解小组、网格员三级调解体系。全区拥有调解网格员6800人。发挥村(居)民小组长、楼栋长、网格员的优势,实施“日排查、周汇报、月研讨”动态纠纷跟踪化解机制,及时上报重大风险隐患,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非诉阶段,让群众“不用打”官司。

信息来源: 柯桥区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