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逆行的身影抒写责任与使命——记先进个人 丽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万象街道执法队副队长周向勇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 发布日期: 2021-10-09 08:54
  • 浏览次数:

他是一名普通的基层一线执法干部,怀着对事业的热忱,担当作为、砥砺前行,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冲得上去,10年来竭诚履职,守护着身边的绿水青山、芳草净土。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丽水市高铁卡口志愿服务队的一员,面对汹涌而至的疫情,义无反顾,逆行向前,在抗疫第一线奋战113天,用逆行的身影抒写责任与使命。他就是丽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万象街道执法队副队长周向勇。

面对疫情,他义无反顾、逆行向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丽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响应号召,成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进驻高铁站,筑起丽水市高铁卡口抗击疫情第一道防线。疫情面前,周向勇主动请战,冲锋在前。2月7日,他随着志愿服务队进驻丽水高铁站防控检查卡点,做好入丽人员登记扫码、清点分流,红码、境外等重点人员管控转运等工作.

面对汹涌而至的疫情,特别是高铁卡口来往人员成分复杂,存在着很大的被感染风险。作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组组长,他突击学习了相关防疫知识并传授给每一位队员,每次上岗前都要检查队员是否戴好口军、面阐、手,在轮岗休息时,他总是帮队员从头印脚全面消毒洗手后才体息疫情最吃紧的一个月里,他和组员们既当防疫员又当服务员,既当引导员文做宣传员,保持每天18小时的坚守,使命任务已让他们忘记了病毒的恐惧和身体的疲惫。周向勇常常到深夜1点才能回家,早上6点又早早出门的。为了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主动减少与家人之间的接触,每天回到家,便主动与妻子女儿隔离。周向勇和高铁卡口抗疫志愿服务队的战友们,坚守高铁卡口113天,累计接待客运列车4853次,分流引导交接来丽旅客273460人。

面对危险,他挺身而出、冲在最前

高铁卡口防疫113天里,志愿服务队在高铁卡口引导转运旅客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来自武汉等疫区人员、境外抵丽人员、健康码红码人员、确诊亲密接触者等四类防控高风险旅客。丽水,作为“侨乡青田”的所在地,防疫初期,每天要接待来自各国的归国华价和外箱人员,面对这类高风险旅客,周向勇都是第一个冲在前面,能够一个人完成引导任务时他就坚决一个人去完成,并交代队员“你们离我远一些!“有人问周向勇,“你引导转运的人很可能成为确诊病例,你不怕吗?”周向勇很认真地回答:怕,但我还会这样做,能减少一分风险就要尽量减少一分,”他始终用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词,坚决不让一个高风险旅客流向市区.   高铁卡口志愿服务队共转运湖北,武汉重点省市入丽集中留观旅客1744人(其中,境外回国旅客186人,湖北入丽旅客907人,其他省市旅客651人),筛查发热后联系相关医院检测旅客16人,向市综合服务点移交核酸检测旅客1292人,向各公安、部队等部门移交特殊旅客118人。

面对难题,他法情兼顾、温暖人心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高铁抗疫期间,他和队员遇到一个深圳返丽人员,按照工作要求,他需要立即送到服务点进行核酸检测。但是,经过情况了解,该人员是紧急回丽见病重的妻子最后一面,伤心、焦虑百感交集,周向勇能体会到几个小时对于这位旅客可能就是与爱人天人永隔的分界线了。他们立即进行情况汇报和请示,经过上级同意,查验了对方的住院信息,并与区防疫指挥部、医院进行详细沟通,要求该人员到医院见妻子最后一面后立即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十多次的电话沟通,几个方面的协调,过程虽然曲折艰难,但是得到多方的理解和支持。当旅客坐上防疫专车时眼里泛着泪光,连声道谢时,而夜虽冷,但周向勇和他的队员的心里很温暖,因为能让返丽人员早点返回家中,早点回工作岗位,在奔波了一路后能感受到哪怕一粒的温暖,便是他最大的心愿,更是全体抗击疫情志愿者的共同心愿!  针对刑满释放人员无身价证,无手机无健康码的特殊情况,周向勇充分发挥系统内部优势,及时对接服刑监狱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对接一个转运一个,期间,共向当地公安机关转运刑满释放人员27人。

在对高风险旅进行转运集中防控隔离或核酸检测等候过程中,面对旅客的不理解不配合,周向勇拿出平时城市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始终把“防控就是服务”的理念放在第一位,一遍遍解释政策,解释高风险人员集中隔离或检测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稳定旅客情绪,尽一切力量服务旅客的实际需要,有效缓和了防控人员和返丽人员紧张对立关系。高效、有序、准确,周向勇和同事们每天完成六七千旅客的登记、排查、引导、转运工作,确保了丽水高铁卡口的零病例输入。在每一次化解旅客焦急、困惑、无奈的背后,都是周向勇和他的队员们微笑服务、耐心解释、端茶送饭的付出,从嘘寒问暖、无私服务,到热情装码、搀人提物、寻车指路,再到助母寻子、助盲返家、助病购药,志愿服务队累计帮助出站后遇困旅客、残疾旅客等227人次,帮助旅客申领安装健康码13895人次。

信息来源: 组织教育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