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司法局“四措并举” 提升法援质效让群众打得起官司

  • 发布日期: 2021-10-19 10:26
  • 浏览次数:

温州市司法局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发,以优化服务模式、加强后备保障、提升数字效能、帮助弱势群体为抓手全面提升法援质效,将法援春风吹进千家万户,让群众打得起官司,信得过官司。

一、优化法援收案机制,细化办案质量标准。推行全域通办、容缺受理、承诺制等便民举措,降低群众申请法援成本,实现当面服务“最多跑一次”,今年已承办案件中,涉及全域通办578件、容缺受理115件、承诺制286件。健全法援质量评估体系,出台《温州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办法》,以程序到位、服务专业、效果良好等要素为重点,通过征询法官和受援人意见、查看在线承办监控等方式全程监督办案情况,办结后由质量评估专家实行异地交叉评估,对质量问题督导、通报,目前全市已完成9300余件案件的质量评估。发布《温州市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构建 “一案一评、一案一核、一案一补”差异化补贴机制,依据质量评估结果确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分别按照基础补贴金额的70%—150%发放补贴。

二、加速法援人才选拔,加强法援后备保障。更新法援律师库成员,从全市范围内选拔操守良好、办案案件经验的律师,保律师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狠抓法律援助律师队伍管理,结合案件评估结果、日常表现、群众满意度等内容,将法律援助律师按业绩进行分类,形成相应的绿色、蓝色、红色“三色清单”,不定期通报“红色清单”人员,整改不利的予以淘汰,倒逼律师提升自身能力和服务水平。组建优质律师团队开展夜间、周末值班热线接听服务,解决群众工作时间难以咨询法律问题的痛点。将“12348”法律服务热线非工作时间的服务方式由“外包”改为“自营”,全年节约50%以上经费支出。为夜间、周末值班律师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重新装修值机室,翻新电脑、耳麦等设备,为值机律师提供三餐保障、夜班休息床等细致服务,保障律师“无忧值机”。

三、提高数字便民效能,提升刑事案件协同性。使用大数据分析全市法援热线接听情况,采用遇忙智能转接的方式确保有一至十几条热线同时运行,解决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对标政务服务2.0建设工作要求,强化浙江省法律援助统一服务平台功能应用,配置平板电脑、高拍仪等设备,制作浙里办线上法援申请流程图,引导群众通过网上申请法律援助,在线申请“一次也不跑”,目前实现全市法律援助案件“一网通办”率达到100%,今年以来通过“政法一体化”平台网上流转法律援助案件达4922件,法律援助协同率达100%。在全省首创“可视码”,公检法在刑案认罪认罚中对告知认罪认罚法律规定、控辩量刑协商、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等全过程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并通过政法一体化系统加密传输生成提取码,实行一案一码,办案人员可实时提码查阅,实现刑事案件认罪认罚全过程数字化管理。

四、注重群众急切困难,主动服务弱势群体。针对农民工工资讨要难问题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活动,印制10000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漫画手册,举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普法夜市活动,开展“农民工讨薪专项行动”,拍摄“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品牌公益广告,在公交系统移动电视端播放,多措并举根治欠薪。今年以来全市办理农民工法援案件2359件,承办“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转办件10件。深化触角延伸工程,在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局新设13个工作站,把服务触角延伸到退役军人困难家庭。积极组织律师参与“浙江律师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行动”,荣获第二批浙江律师法律志愿服务行动先进集体荣誉。

信息来源: 温州市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