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司法局“党建+调解”打造纠纷化解生力军
- 发布日期: 2020- 07- 31 20: 12
桐乡市司法局不断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方式,以“党建+调解”为主题,通过强基础、建机制、出亮点等措施,推动党建工作与调解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实效。
一、 强基础,擦亮“党建+调解”红底色。一是搭建基层“红”平台。深化“网格连心,组团服务”理念,充分挖掘网格内调解潜力,按照“成熟一个,培养一个”的原则,推动形成一批“党员老娘舅”调解驿站。二是凝聚党员“红”力量。吸纳热心调解工作、群众威信高的老党员、老干部为人民调解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壮大基层党员调解力量。三是强化保障“红”效能。加强办公场所和硬件设备配备,将党建元素融入调解文化,优化调解氛围。结合卷宗规范化建设要求,将调解工作纳入人民调解“以奖代补”奖励范围,提升调解员工作积极性。
二、 建机制,畅通“党建+调解”主渠道。一是建立“党员示范”机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定期培训+巡回讲课”机制,邀请党员调解员开展典型案例解析、调解实务操作等培训,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开展相关培训2次。二是深化“双向派驻”机制。深化法官和人民调解员“双向派驻”机制,通过法官驻点司法所“法官工作室”,调解员派驻对接法庭的双向互动模式,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合力。如石门镇选派老党员入驻乌镇法庭,今年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60余件。三是完善“联调联动”机制。延伸“警调对接”触角,推动建立警社联动机制,由社区调委会工作人员、道德观察员、驻点党员民警组建“老泉毛调解分室”,通过警调对接、镇村联动的形式不断前移调解关口,自成立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26件。
三、添活力,打造“党建+调解”闪光点。一是建立“专职+专调”平台。由该市司法局13名退休老干部组建“红色老娘舅”工作室,入驻“桐乡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通过“红色老娘舅”+“专职调解员”的组合模式,采取工作日轮流值班形式,参与交调、医调、劳调、物调4个专调委的调解工作。成立以来,累计解答法律咨询、参与调解纠纷200余起,为400余名当事人提供帮助。二是坚持“上门+巡诊”理念。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等人员组成“板凳法庭”,变“办公室坐诊”调解为“上门巡诊”调解,同时,将老党员等优质力量纳入“板凳法庭”,积极引导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化解。三是发挥“乡贤+服务”力量。崇福镇充分挖掘党员力量,由东安村的三位退休党员干部组建“民生三伯伯”工作室,以农村生活、农村政策、农民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为重点,通过拉家常、讲政策、谈农技的方式,促进矛盾纠纷化解。今年,“民生三伯伯”通过讲政策、说人情的方式依法化解了一起因老房子拆迁安置引发的纠纷。
信息来源: 桐乡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