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司法局四轮驱动做实社区矫正工作
- 发布日期: 2019-09-24 18:38
三门县司法局不断探索和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模式,社区矫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强化执法意识,筑牢安全防线。一是严把“入口关”。对每一名拟适用社区矫正的服刑人员进行严格的调查评估,从源头上严格把好社区矫正的“入口关”,今年以来累计开展82起调查评估案件,其中不符合在该县接受社区矫正的有18起。二是严审手续交接。加强对法院交付执行社区矫正手续审核。重点检查交付执行的法律手续是否及时、合法和完备,对存在问题的,及时要求法院予以更正,杜绝在交接执行社区矫正过程中存在的脱管、漏管现象。8月份发现一起因外地法院工作疏忽,未及时送达法律文书事件,联系该法院进行修正弥补。三是严格请销假制度。坚持依程序依规范审批把关,明确请销假事由,严格审查证明材料,对不能提供证明材料的,一律不批假。外出归来的社区服刑人员,必须由本人到执法中队进行销假。
二、严格监管措施,夯实管理基础。一是开展排查走访。重点开展“涉黑、涉恶、涉枪、涉赌、涉毒”五类社区服刑人员排查工作,深入家庭和社区走访,与社区服刑人员亲属、居委会成员及其本人进行逐一见面谈话,制作社区服刑人员《扫黑除恶个别谈话记录》280份,签署《扫黑除恶保证书》280份。二是加强科技监管。启用定位手机+电子腕带双重监管平台,对13名重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24小时实时动态监管,执法大队、执法中队每日对所在辖区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活动轨迹核查,全面掌握服刑人员行踪。三是严格报告制度。要求每位社区服刑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执法中队报告本人行踪及活动情况,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书面报告思想情况。
三、狠抓教育学习,提升矫正质量。一是开展警示教育,增强服刑意识。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前往县看守所开展警示教育1次,进一步增强社区服刑人员服刑意识、身份意识,提高教育矫治效果。二是丰富教育形式,厚植精神土壤。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法德教育、国学文化教育。今年以来,有针对性地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集中教育活动8次,接受公共道德、法律常识和革命传统教育8次。三是注重心理疏导,破除忧虑心态。开展全员心理测试,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制定方案,及时疏导。
四、开展公益活动,温情回报社会。一是参与普法宣传。社区服刑人员化身“特殊”普法志愿者,积极参加交通劝导、扫黑除恶普法宣传10余次。二是参加公益活动。各中队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到敬老院、孤儿院打扫卫生、赠送蔬菜瓜果;组织40人次到三门中学参加赠送书籍公益活动。三是参加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结合全县当前开展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执法中队分批组织社区服刑人员80余人次,对相关路段进行全面清扫。
信息来源: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