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护一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社会对公证的信任就增加一分”
————记全国最美法律服务人 临安市公证处主任陶靖

  • 发布日期: 2018-05-07 17:23
  • 浏览次数:

 

临安,山清水秀,那里的人儿像这地方一样,有着廉洁的品格、如山的力量。临安市公证处主任陶靖就是其中一员。10年前,陶靖不幸得了胰腺炎。10年间,他6次住进医院,二度与“死神”擦肩而过。可就在这10年间,他带领公证处开拓进取,创新创业,业务总量翻了两番。

正因为这份坚守,各类荣誉也接踵而至:他获得全国优秀公证员、全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浙江省十佳优秀公证员、杭州市十佳公证员、临安市优秀共产党员、临安市劳动模范、临安市十佳政法干警等称号,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18年被司法部评为“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临安市公证处也被评为省级文明公证处,记集体三等功一次。

服务三农  为民办证

临安地处浙西山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5%。关注农村公证需求,开拓公证农村市场,服务新农村建设,成为临安公证的一个方向。

“要打开农村公证市场,首先要让群众了解公证。”陶靖接任公证处主任后,把目光瞄向临安农村,带着公证员们在农村摆起摊位,开展公证咨询,发放宣传资料。他还坚持每年在调解主任培训班上授课,发展更多的公证明白人。

“对于农村的当事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我总是有一种亲切感。”农村来的当事人,只要一个电话,陶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上岗,不让当事人耽搁事情。

一天,一位81岁的老人徐正香,来电咨询农村房屋继承公证。老人一家住在临安边远的农村,从临安市区要开90分钟的车到她所在的乡,还要再步行30分钟才能到她家。陶靖当天受理了老人的案件,第二天就赶赴边远农村为老人办理公证事项,并核实取证,及时出具了一份公证书送到老人手上。 

为方便偏远地区的百姓办理公证,公证处制定了分片联系和上门办证制度。陶靖负责“两昌”地区的办证工作,每个星期至少一天安排去偏远的昌北山区,吃住在农村,而且大部分都选在双休日,把方便留给农民兄弟。

 

彰显正义 维护公正

“公证员实际上是法律关系确立前的裁判。当裁判,最根本的就是公正。”在陶靖眼里,公证事项没有大小之分,每一件公证,他都会全心投入,每一个细节,他都力求完美。

担任临安市公证处主任不久,陶靖发现,自从1991年后,公证处就再也没有在临安某镇办理过业务了。原来,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一份合同与法律有抵触,法院曾作出此承包合同及之前所做公证均无效的判决。陶靖经常把这个案例作为一个负面教材告诫全处同志,“质量是公证工作的生命线。每伤害一个当事人,就会多一群怀疑公证的人;多维护一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社会对公证的信任就增加一分。”从事公证工作以来,陶靖办理的案件不下2万件,没有一起投诉。

 

一身正气  恪守廉洁

陶靖是一位很讲原则的人,甚至在一些人的眼里有些“不近人情”。有的朋友在某些事情上求他“想点办法”, 都会被他义正辞严地拒绝。

20108月的一个下午,陶靖从乡下办完事刚回到办公室,一位朋友走了进来,请他办理农村房屋买卖的公证。在询问的过程中陶靖了解到,这位朋友是居民户,可买的却是农村的房子,按照规定,是不能办理公证的,就当场拒绝。第二天这名朋友又来了,并对陶靖说“公证费要多少随便你开”。陶靖就耐心解释:“不是我不帮忙,违背法律的事情我不能做,请理解我。” 朋友生气了,临走前:“这点小忙都不帮,太不仗义了。”陶靖没多说什么,但他深知,对于公证员来说,法律的尊严是不容践踏的。在法律面前,亲友也要一视同仁。

对待困难群众,陶靖却常常发善心。一次,陶靖去一个偏远小山村上门办公证,当看到当事人住的是危房,连盐都买不起时,立即减免公证费用,还将自己身上所带的现金全部留给当事人。

在陶靖的建议下,临安市公证处放宽了援助对象和条件,只要当事人家庭确实困难,相关单位提供证明,或公证员实地核查,就给予减免公证费。近3年来,临安市公证处减或免公证费的案件均在200件以上。

信息来源: 组织教育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